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 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校传承百年办学传统,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0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5个学院,96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 12 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4万余人。
学校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5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干部、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智库高端专家、齐鲁文化英才、教学名师、高等学校首席专家等5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校以才盛。四十载春风化雨育英才,半世纪励精图治铸辉煌。踏遍千山万水,诚邀天下英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天的聊城大学必将以您们为荣!
一、高层次人才
【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2.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所聘岗位教学科研工作。
4.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学术条件】
1.第一层次杰出人才:对学科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性构想,学术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才。
2.第二层次领军人才:学术造诣高深,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际同行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工作,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能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
3.第三层次拔尖人才: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标志性创新成果,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前沿领域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领先水平能力的国家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及省部级拔尖人才;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
4.第四层次骨干人才: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较突出学术成果的省部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或相当水平优秀人才。
【引进待遇】
待遇
类别 |
年薪(万元) |
安家费(万元) |
住房 |
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启动费(万元) |
|
实验学科 |
非实验学科 |
||||
第一层次 |
待遇面议 |
||||
第二层次 |
200-300 |
200 |
提供周转房一套 |
500-800 |
200-300 |
第三层次 |
80-150 |
150 |
提供周转房一套 |
200-500 |
100-200 |
第四层次 |
30-80 |
100 |
提供周转房一套 |
80-100 |
40-80 |
注:高层次人才除全职引进外,还可以柔性引进,具体待遇视在校工作时间、工作业绩等商定,“一人一策、一事一议”。
【应聘方式】
高层次人才可将简历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发至二级单位联系人邮箱。
二、青年博士
【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发展潜力,取得一定的学术业绩,能够胜任所聘岗位教学科研工作。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经历)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引进待遇】
根据学科专业和学术水平,提供引进费20-60万元,科研启动费理工类专业8-20万元、人文社科类专业6-16万元,租房补贴1000元/月(共补2年)。博士教授以及特别优秀的博士“一事一议”。
注:引进博士申报国家级、山东省以及我校人才支持计划或项目,获批后将享受相关资助经费及待遇。
【应聘方式】
青年博士填写《应聘人员信息登记表》(点击下载),并附个人科研成果、论文检索、学历、获奖等资料电子版,以压缩文件形式发送至二级单位联系人邮箱。
新进人员来校后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正式聘用,不合格解除聘用。
通讯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政编码:252059
联系电话:0635-8239668 8239600(高层次人才)
附:聊城大学2022年人才需求一览表
单位名称 |
需求类别 |
学科专业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化学化工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张院长 0635-8239070 zhangxianxi@lcu.edu.cn |
博士 |
分析化学 |
||
博士 |
无机化学 |
||
博士 |
有机化学 |
||
博士 |
物理化学 |
||
博士 |
化学教学论 |
||
博士 |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
||
博士 |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
||
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
高层次人才 |
化学类、化工类、材料类或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 |
赫老师 0635-8239795 heqingpeng@lcu.edu.cn |
博士 |
化学类、化工类、材料类或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 |
||
数学科学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数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
夏院长 0635-8238282 xiajianwei@lcu.edu.cn |
博士 |
数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周主任 |
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
||
博士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
博士 |
冶金工程 |
||
计算机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桑院长 0635-8238216 sanghongyan@lcu.edu.cn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运筹学与控制论、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 |
||
建筑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孟院长 13562013541 mengzhaobo@lcu.edu.cn |
博士 |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
||
博士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 |
||
博士 |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学 |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
孙院长 0635-8239988 sunqun@lcu.edu.cn |
博士 |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
||
博士 |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体育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体育学 |
姜院长 0635-8238129 jiangdayong@lcu.edu.cn |
博士 |
体育学 |
||
博士 |
康复学、运动康复 |
||
药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药理学 |
冀院长 0635-8239774 jilusha@lcu.edu.cn |
博士 |
药剂学、药理学 |
||
博士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药学 |
||
博士 |
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 |
||
博士 |
药物分析、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
||
传媒技术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教育技术学 |
郭院长 15615028939 guofeng@lcu.edu.cn |
博士 |
教育技术学 |
||
博士 |
广播电视编导 |
||
博士 |
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张院长 |
博士 |
地理信息系统、测绘、遥感 |
||
博士 |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生态学 |
||
博士 |
环境科学、土壤学、大气科学 |
||
生命科学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生物医学 |
丁老师 |
博士 |
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 |
||
博士 |
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王院长 0635-8238036 wangminghong@lcu.edu.cn |
高层次人才 |
光学、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光电工程、材料工程 |
||
博士 |
物理学、光学、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光学工程 |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博士 |
物理课程教学论 |
||
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高层次人才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物理学 |
刘主任 |
博士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 |
||
博士 |
光学、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信息科学与器件、光学工程、光电工程、材料物理、化学及工程、有机电子学等 |
||
农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李院长 0635-8239917 liyubao@lcu.edu.cn |
博士 |
畜牧学、生物学 |
||
博士 |
兽医学 |
||
博士 |
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
博士 |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
||
博士 |
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
文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古典文献学 |
殷院长 |
高层次人才 |
文艺学 |
||
博士 |
文艺学 |
||
博士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博士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字学 |
||
博士 |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 |
||
博士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博士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
教育科学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教育学 |
李院长 |
博士 |
教育学 |
||
博士 |
心理学 |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世界史、中国史 |
赵院长 0635-8239900 lcdxzsf@163.com |
博士 |
大气科学 |
||
博士 |
世界史 |
||
博士 |
中国史 |
||
博士 |
旅游管理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关专业 |
刘院长 0635-8238381 liuziping829@lcu.edu.cn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 |
||
法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法学 |
杨院长 |
博士 |
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 |
||
博士 |
经济法、社会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诉讼法学 |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 |
于院长 0635-8239760 yuxueqiang@lcu.edu.cn |
博士 |
哲学 |
||
博士 |
政治学 |
||
博士 |
社会学 |
||
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英语 |
李院长 0635-8238128 liweibin@lcu.edu.cn |
高层次人才 |
日语语言文学或相关专业 |
||
高层次人才 |
西班牙语 |
||
博士 |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博士 |
日语语言文学 |
||
博士 |
汉语言文字学 |
||
博士 |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
博士 |
德语语言文学 |
||
商学院(质量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杨院长 |
博士 |
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 |
||
博士 |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
||
博士 |
会计学 |
||
博士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工程 |
||
博士 |
企业管理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美术学、书法学、设计学 |
张院长 0635-8238535 13806356956@163.com |
博士 |
美术学、书法学、设计学 |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音乐与舞蹈学 |
尹院长 0635-8238039 yinlei1189@163.com |
博士 |
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 |
||
医学院 |
博士 |
基础医学 |
明书记 0635-8239535 minghui@lcu.edu.cn |
博士 |
护理学 |
||
博士 |
中医学 |
||
博士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博士 |
外国语言文学 |
孙院长 |
博士 |
中国语言文学 |
||
运河学研究院 |
博士 |
历史学 |
郑院长 |
博士 |
社会学 |
||
博士 |
地理学、水利工程 |
||
博士 |
古代文学及古籍整理 |
||
生物制药研究院 |
高层次人才 |
药学 |
韩院长 |
博士 |
药学 |
||
博士 |
食品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