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博士后 >

热点推荐

仁济医院博士后岗位招聘需求

发布时间:2023-05-17 作者:高校人才引进网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上海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一、基本条件

1. 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非在职人员;

2.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背景;

3.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 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与听说能力、在读博期间工作成绩突出。

二、专业条件

1. 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或有相关交叉;

2. 以基础研究为主者,至少发表SCI累计影响因子≥5分;以临床研究为主者,至少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分。

三、相关待遇

1. 基本年薪可达30万元,薪资待遇可根据在站表现发放奖励绩效,科研绩效奖励另计。

2.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 鼓励并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博士后基金项目和人才计划,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境外交流项目),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

4.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可享受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在岗津贴和科研经费。

5. 优秀博士后出站,可通过医院当年度公开招聘方式,优先全职入编。业绩突出者将推荐申请副研究员岗位。

6. 享有员工伙食补贴、就餐优惠、门诊就医优先政策等。

7. 协助办理上海户籍、申请上海市博士后公寓。

四、申请流程

请扫描二维码,填写基本意向。

 

1. 个人申请:申请人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等)邮件发送至合作导师联系人邮箱并抄 renji_hr@renji.com , 邮件名:“博士后应聘+姓名+合作导师(研究方向)”。

2. 初筛及面试:合作导师对申请者的相关材料进行初筛,有意向者将进行面试。

3. 资格审核。面试考核通过者提交博士后申请相关材料至医院人力资源处,报交大医学院人力资源处审核,审核通过者办理进站手续。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及电话:沈老师  68383428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3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2号楼205室人力资源处

六、博士后岗位招聘需求

科室

研究方向

博士后导师

联系人

电子邮箱

消化科

非病毒性肝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马雄

唐老师

ruqi_tang@126.com

消化科

肠道微生态与肝脏免疫;多组学数据整合。

唐茹琦

唐老师

ruqi_tang@126.com

消化科

项目围绕肠道炎症和肿瘤开展研究:探索Th细胞分化促进UC的炎症,揭示Th细胞分化关键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和干预策略;探索Tc细胞激活抑制UC的癌变,揭示Tc细胞抗癌功能激活的信号通路和相关菌群。

张明明

张老师

doczmm@126.com

心内科

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发生机制、干预策略和临床转化。主要研究方向为:1. 心血管病及肿瘤发病机制与干预;2. 慢病大队列与单细胞及多组学研究。

卜军

袁老师

yac-618@163.com

心内科

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发生机制、干预策略和临床转化。主要研究方向为:1. 心血管病及肿瘤发病机制与干预;2. 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姜萌

袁老师

yac-618@163.com

心内科

肺血管疾病学

沈节艳

沈老师

8628@renji.com

风湿科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和特异性干预治疗

沈南

沈老师

nanshensibs@gmail.com

泌尿科

肾癌是肿瘤异质性非常强的恶性肿瘤,通过临床信息、影像学、病理学、基因组学等多模态技术实现肾癌的预后、疗效关系的判断。

郑军华

翟老师

jackyzw2007@163.com

泌尿科

探索细胞外囊泡在前列腺肿瘤中的应用(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工程化改造细胞外囊泡进行治疗,探索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等)。

薛蔚

董老师

drdongliang@126.com

泌尿科

肾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通过单细胞测序联合空间转录组等多组学手段研究肾癌发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翟炜

翟老师

jackyzw2007@163.com

泌尿科

组织工程、干细胞和基因检测技术在勃起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的应用,包括工程化干细胞和外泌体促进血管和神经再生,精子发育和无精子症基因检测。

卢慕峻

余老师

lumujun@163.com

肝脏外科

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所、上海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仁济医院在移植学、免疫学、肿瘤学等学科优势于2021年批准组建,针对器官移植关键问题,联合攻关,深度交叉,提高移植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夏强

奚老师

xizhifeng2007@126.com

肝脏外科

肝纤维化、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等损伤继发心、肾功能不全发病率增加。基于肝细胞损伤与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免疫系统失衡的现象,解读免疫系统在信号传导、器官互作、器官区域微环境及损伤修复调节中的桥梁作用。

占贞贞

占老师

zhanzz2022@sjtu.edu.cn

肝脏外科

RNA调控在肿瘤转移与复发进程中的功能机制;肝脏代谢失调致癌的机制及干预策略; 基于核酸的靶向治疗与癌症免疫疗法。

李春来

李老师

Chunlai.li@hotmail.com

肝脏外科

研究团队以肿瘤代谢与能量应激关系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代谢酶通过调节及参与能量应激应答影响肿瘤发展的分子机制。

蒋玉辉

蒋老师

yhjiang@shsmu.edu.cn

肝脏外科

肝癌转移复发机制、细胞代谢及靶向治疗的研究。

刘艳丰

刘老师

lyf7858188@163.com

胆胰外科

长期从事胆胰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在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门胆管癌、胰腺癌的规范化外科切除和综合治疗方面。

刘颖斌

刘老师

laoniulyb@163.com
或 liuyiqiong@renji.com

妇产科

妇科肿瘤和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内容涉及妇科肿瘤的发病机理、化疗的耐药机制、治疗的新方法,抗肿瘤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作用机制疗效研究等。

狄文

狄老师

diwen163@163.com

妇产科

课题研究通过靶向肿瘤微环境以提高免疫抗肿瘤响应。包括但不限于:1) 特定肿瘤血管微环境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及干预手段;2)靶向肿瘤微环境以克服CAR-T细胞治疗在冷肿瘤中的治疗抵抗。

庄光磊

杨老师

fanyangforever@gmail.com

麻醉科

研究方向为:器官功能保护与替代,尤其是肝脏功能保护与人工肝;慢性疼痛,疼痛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俞卫锋

郑老师

beijiezheng0206@163.com

麻醉科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全麻机制

苏殿三

苏老师

diansansu@shsmu.edu.cn

放射科

神经影像与数据分析;心脏成像;肿瘤影像分析;医学大数据分析、靶向造影剂制备等。

周滟

杨老师

yoyayang@21cn.com

核医学科

针对恶性肿瘤代谢异质性,筛选特异性靶点,开发和创制新型核素分子探针,在体研究特异性靶点在肿瘤代谢异质性及其生物学转归中作用,并进行临床前和临床转化研究。

刘建军

赵老师

nuclearj@163.com

生殖医学科

女性生殖障碍疾病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和胚胎着床调控机制,配子发生、干细胞、生殖遗传。

孙贇

林老师

linwen@renji.com

生殖医学科

从事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临床上创新应用辅助生殖和出生缺陷防治技术,解决辅助生殖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陈子江

陈老师

chygemini@163.com

神经内科

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病,干细胞临床研究。

管阳太

万老师

wwb3412@163.com

眼科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眼底病的发生机制及保护策略研究,2.眼药及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应用,3.人工视觉

柳林

王老师

adawrb@126.com

老年病科

衰老与代谢相关临床研究,以及衰老与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目标是为衰老与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胡耀敏

胡老师

amin99@163.com

检验科

主要从事临床重要病原菌流行致病,宿主防御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李敏

刘老师

qq2005011@163.com

临床干细胞中心

肿瘤干细胞可塑性、肿瘤免疫

高维强

高老师

gao.weiqiang@sjtu.edu.cn

临床干细胞中心

前列腺癌抗雄激素耐药、细胞可塑性的发生机制和新的干预手段的开发;前列腺癌肝脏转移的机制和靶向干预研究。

朱鹤

朱老师

zhuhecrane@126.com

分子医学研究院

1.药物递送及靶向治疗
2.活体影像与分子诊断:基于核医学影像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
3.肿瘤免疫与菌群调控
4. 细胞生物效应及机制:基于化学生物学的蛋白质动态修饰及代谢标记方法 。

谭蔚泓

石老师

immtangroup@yeah.net

分子医学研究院

单细胞测序、核酸适体筛选、单细胞联合核酸适体多组学技术开发、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临床应用。

谭蔚泓

宋老师

songjiajia2010@shsm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欢迎在DNA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分子诊断及转化医学等方面具有研究经验者申请,也特别鼓励有志于从事交叉研究的理工医科申请者。

左小磊

沈老师

shenshiying@renji.com

分子医学研究院

开发智能纳米界面以及智能分子器件,在微流控芯片或者生物传感平台上,对疾病标志物(外泌体、CTC、蛋白质、核酸)等进行高特异富集、高灵敏检测以及标记成像示踪。

杨朝勇

张老师

pengzhang016@sjt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开发智能纳米界面以及智能分子器件,在微流控芯片或者生物传感平台上,对疾病标志物(外泌体、CTC、蛋白质、核酸)等进行高特异富集、高灵敏检测以及标记成像示踪。

张鹏

张老师

pengzhang016@sjt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长期在生物材料、DNA分子与纳米工程、免疫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研究,近年来针对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疗,发展了一系列基于DNA分子与生物材料的光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与精准免疫治疗新策略。

杨宇

杨老师

yuyang@shsm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靶向药物递送体系构建、基因和化疗药物联合递送、免疫治疗、逆转肿瘤耐药及抑制肿瘤转移。

颜德岳

朱老师

lijuanzhu@sjt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该项目主要聚焦于肿瘤微环境介导的免疫抑制和肿瘤逃逸机制;免疫细胞代谢、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在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Tomasz Maj

黄老师

qinghuang0118@163.com

分子医学研究院

核酸纳米技术分子医学, 以及基于核酸的信息存储技术。

杨洋

杨老师

yang.yang.nano@situ.edu

分子医学研究院

非天然碱基的构建、核酸化学与生物学;分子元素发现与核酸药物;功能核酸的生物机制与功能调控。

王若文

王老师

wangwrw@sjt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转化医学研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分子设计、材料制备与改性、生物技术、药物合成等手段,致力于开发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诊断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

刘尽尧

刘老师

jyliu@sjtu.edu.cn

分子医学研究院

疾病标志物检测、疾病诊疗、分子自组装、纳米制备。

王鹏飞

姜老师

jiangwenqing@renji.com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主要研究领域:

董晨

索老师

donglabshh@163.com

 

1. T细胞分化和功能调控;

 

 

 

 

2. 细胞因子在炎症的功能及其机制;

 

 

 

 

3. 免疫耐受与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主要研究T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和调控机制。实验室重点关注自身免疫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在抗病毒与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免疫效应作用及调控机制等。

鲁林荣

鲁老师

linrong lu@hotmail.com
或lili7583@renji.com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髓系细胞在稳态下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和机制,开发基于中性粒细胞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及高通量动态显微成像技术的开发和优化。

NG LAI GUAN

何老师

rui_he0721@163.com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适应性免疫应答全过程的定量转录调控研究。

钟怡

钟老师

yi.zhong@shsmu.edu.cn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研究Tfh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理解体液应答调控机制,为合理设计疫苗从而抵抗感染性疾病,如当下的COIVD-19,奠定基础。

付国通

付老师

guotong.fu@sjtu.edu.cn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课题组致力于人类健康、关注重大疾病。项目拟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冷冻电镜、晶体学等)、计算生物学(深度学习)等方法,探究大分子运作、设计纳米机器,摸索预防、治疗疾病的机理和方法。

陈硕

陈老师

shuochen@sjtu.edu.cn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i)揭示固有淋巴细胞在机体内稳态、炎症和癌症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ii) 探究肠道菌群、免疫系统及肠神经系统的互作机制与功能。

周磊

周老师

zhoulei@renji.com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病毒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和抗体生成规律。

吴凡

吴老师

wwufan@foxmail.com

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

聚焦于组织T细胞的异质性与功能多样性,开展以下研究:调节性T细胞组织特异性功能的调控机理;免疫细胞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分子机制;组织T细胞在机体衰老、自身免疫及癌症中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制。

刘志

刘老师

liuzhi160703@sina.com

衰老与组织修复研究院

包括但不限于遗传与发育学、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与代谢性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研究背景。

陈国强

崔老师

keyhsy@shsmu.edu.cn

肿瘤所

神经与肿瘤

张志刚

张老师

zzhang@shsci.org

肿瘤所

依托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通过利用大型流行病学队列调查数据,分子标志物,遗传标志物以及队列随访等大数据,拟集成中国人群在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时空暴露研究成果,建立和优化个体化癌症风险预测模型。

项永兵

项老师

ybxiang@shsci.org

肿瘤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递送载体与疾病诊治、生物材料与免疫调控等;专业方向涉及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材料学、肿瘤免疫学等。

刘培峰

刘老师

lpf@sjtu.edu.cn

肿瘤所

针对肿瘤转移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聚焦缺氧微环境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新靶点鉴定的研究,探索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期望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策略。

李红

李老师

hongli@shsci.org

肿瘤所

PI3K调节亚基p85beta通过磷酸化发生核转位调控肿瘤发生。我们构建了磷酸化位点突变小鼠,发现突变小鼠的免疫系统发生变异。此课题具体研究p85beta核转位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及分子机制。

郝宇钧

郝老师

yjhao@shsci.org

肿瘤所

课题组主要致力于生物材料与转化医学领域的研究,围绕肿瘤诊疗中的若干挑战性问题,探索了多种基于纳米技术和生物材料的肿瘤治疗新策略,目前正与企业合作开发。

段友容

段老师

yrduan@shsci.org

肿瘤所

肿瘤药物联合合成致死、基因突变合成致死策略探索。

覃文新

吴老师

15195892063@163.com

肿瘤所

肿瘤治疗新策略探索

王存

王老师

cwang@shsci.org

来源:https://www.renji.com/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10589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