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工作地区:济南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集文史哲研究于一体、体现山东师范大学办学特色的科研教学机构。近年来,基地围绕主攻方向,立足学术前沿,全力推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切实服务国家文化发展和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取得突出成绩。2025年,齐鲁文化研究院面向国内外诚聘人才,需求如下:
一、高层次人才招聘
包括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三类。相关待遇按照山东师范大学的有关文件执行。
二、博士招聘
计划招聘1名博士,专业和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考古学(海岱考古、美术考古)、艺术学(中国古代艺术史)。招聘条件及相关要求详见学校网站《山东师范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人员公告》(http://www.rsc.sdnu.edu.cn/info/1004/5023.htm)。欢迎特别优秀的博士或出站博士后依托学校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具体情况可电话沟通咨询。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段老师
联系电话:13127146067
电子邮箱:13127146067@163.com
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把齐鲁文化作为重点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安作璋、严薇青等发表过许多重要研究成果。1999年,学校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整合全校文、史、哲学术力量,正式组建齐鲁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3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经省委宣传部和省编办同意,山东师范大学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组建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同年,学校依托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组建“齐鲁文化传承与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齐鲁文化研究院成为首批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基地和首批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同年,齐鲁文化研究院新成立的中希古典文明研究院,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2023年7月,学校设立齐鲁文化研究院党委。2024年,省委宣传部依托齐鲁文化研究院成立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同年,齐鲁文化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25年8月,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海岱学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集刊。
齐鲁文化研究院现有中国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3个博士点,中国史、中国哲学、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3个硕士点。现有专兼职研究员60余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36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3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尼山学者”2人,学校“东岳学者”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人。
在王志民、江林昌、吕文明等学者的带领下,齐鲁文化研究院一直紧跟学术前沿,提倡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齐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中国早期文明、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黄河文化、三礼学、古代石刻等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优势。研究院成功申报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近300部,推出《齐鲁文化通史》《齐鲁历史文化丛书》《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山东地域文化通览》《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中国名门家风丛书》《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儒家思想与古代社会研究书系》《三礼学通史》《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齐鲁文化要览》《黄河文化通览》等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齐鲁文化研究院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多次成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齐鲁文化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南特大学、瑞典海拉达伦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国际会议中心等宣讲齐鲁文化,与韩国安东大学孔子学院、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圆光大学汉文翻译研究所、檀国大学哲学研究所等海外学术机构签署交流与合作协议,积极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信息来源于网络,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